1. 首页 >
  2. 资讯首页 >
  3. 资讯详情

校长:《摔跤吧!爸爸》上映火热,从中提取老师的教学思路!

  2017-06-22 16:48  3340人 来源:盛龙教育

校长:《摔跤吧!爸爸》上映火热,从中提取老师的教学思路!

摔跤吧!爸爸

印度电影《摔跤吧!爸爸》已经火炸啦!


影片凭着好口碑引发了一轮观影潮和热议。上映十多天,豆瓣评分依然有9.2分之高。

看过的人几乎都在探讨影片中表达的男女平等、父爱等等精神。

可是问题来了——咱们别忘了,马哈维亚是女儿的摔跤教练,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女儿的老师。那么,咱老师能够从电影中获得哪些教育思路呢?

一分钟带你看完《摔跤吧!爸爸》

摔跤吧!爸爸!

马哈维亚(阿米尔·汗饰)年轻时是位摔跤运动员,梦想就是世界冠军。

校长:《摔跤吧!爸爸》上映火热,从中提取老师的教学思路!

摔跤吧!爸爸

因为种种原因,直到退役他都与金牌无缘。从那以后,马哈维亚的梦想就变成了:让即将出生的儿子替自己完成梦想。

谁知天意弄人,妻子一连生下四个闺女!

女儿们一天天长大,马哈维亚也一天天心灰意冷。有这么一天,邻居家的父母竟找上门来告状:你看看!你看看!你女儿把我俩宝贝儿子打成了啥熊样儿!

不成想,马哈维亚看着闺女们痛扁两个滋事男孩的一招一式,心里那叫一个乐呀!——天无绝人之路,他发现女儿们继承了自己的强大基因,简直是天生的摔跤手!

马哈维亚也突然意识到,自己只想着要得世界冠军,却忘了,其实谁都可以得冠军——言下之意,没有儿子,女儿不也一样吗?

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印度,如果马哈维亚没能想到这一点,那么电影到这里就基本“全剧终”了,不过难得的是他想到了,于是,故事正式开始——

马哈维亚开始对两个闺女儿进行魔鬼式训练,后来还把没啥天赋的大侄子拖下水给女儿当陪练……

在童婚盛行、女性严重受歧视的印度,起初马哈维亚的举动令全家遭到了村民的嘲笑,女儿们走上赛场参加比赛的过程也屡遭波折。不过,女孩儿的命运也随着父亲的坚持而被彻底改写,甚至被同龄早婚的女孩子羡慕……

尽管在离开父亲来到体育学院后,大女儿吉塔经历了职业上的蛰伏,但最终还是在父亲的鼓励和指导下获得了世界冠军,女儿成为了马哈维亚的骄傲!

总之,这是一部在169分钟内让观众又哭又笑的好电影,毫无尿点,而且绝对燃点与泪点齐飞!

摔跤吧!爸爸

《摔跤吧!爸爸》给老师的教学思路

校长:《摔跤吧!爸爸》上映火热,从中提取老师的教学思路!

摔跤吧!爸爸

一、要求老师胜过学生的,那是比赛而不是教育

大女儿吉塔在赢得了全国冠军并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之后,开始跟随新教练训练,同时接触了小村庄从没体会过的花花世界。慢慢地开始迷信新技巧,按照新教练的指导,渐渐淡忘在父亲那里学到的战术和技巧。在一次回家的时候,打败了父亲,并且以为这足以证明自己已经足够强大。

没想到后来吉塔在国际大赛中屡遭败绩,在痛苦迷茫中终于与父亲和解,并依靠父亲的指导和鼓励,赢得了世界冠军。

其实,马哈维亚的技巧还是老技巧,战术也是老战术,父亲只会越来越老,越来越打不赢如日中天的女儿,可是他依然是一个成功的老师。在被女儿摔倒之前,马哈维亚一直相信,作为老师只有战胜了学生,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,可是和解之后,他和女儿的心态改变了,他们都明白了,老师只求要胜过学生,那不过是一场比赛;而老师去引导学生觉醒、成长,才是真正的教育。

二、好的教学方法还需灵活运用

为什么吉塔的教练总是不喜欢马哈维亚在观众席上对吉塔进行指导?因为马哈维亚的指导总是与他的意见相左——他叫吉塔注意防守,马哈维亚却要吉塔勇敢进攻;他让吉塔主动出击,马哈维亚却叮嘱吉塔要稳住……

为什么同样的情况,两人会做出不同的指导?吉塔的教练,国家级教练,掌握科学方法,也明白训练需要劳逸结合等等,这些听上去似乎比马哈维亚的训练方式更人性化更科学,可是为什么这个教练成了整个影片里唯一“遭人厌”的角色呢?

关键还是马哈维亚更能了解学生(女儿)的心态秉性和赛场情况,能做出更灵活准确的教学判断。而吉塔的教练呢,就好比听了好多名师课,读了不少教育名著,掌握不少教学方法,对理论了如指掌的老师,方法论的储备够了,只是运用时在灵活度上还欠缺火候。

三、持续不断地激励和相信学生

校长:《摔跤吧!爸爸》上映火热,从中提取老师的教学思路!

摔跤吧!爸爸

“是谁说你不适合55公斤级的?我这就去找他!”马哈维亚听到教练要求女儿控制体重,降到51公斤级,简直要气炸了!当即收拾小包,带上主动请缨做饭的大侄子“杀”到了女儿身边。增加营养、指导女儿训练,对问责的校长苦苦哀求:“她们唯一的错,就是有一个疯狂的父亲”。

马哈维亚始终相信学生(女儿),即便在教练决定放弃吉塔的时候,也依然坚定相信吉塔能够在女子55公斤级的摔跤赛场上称霸世界。

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对4000多名青少年进行长达7年的跟踪研究,这4000多名青少年分别来自600多所学校的同一年级,年龄为13岁或以上。研究结果显示,在受到老师鼓励的学生中,74%的人在16岁以后继续接受教育,而没有受到鼓励的学生中,这一数据只达到66%。其中教师鼓励对中等成绩的学生群体影响尤为显著。他们当中受过老师鼓励有64%的人获得A等成绩,而没有受到鼓励的只有52%的人得A等成绩。这是第一次量化了老师的鼓励对学生的影响,也许不甚准确,但确实值得教育者思考。

四、帮助学生坚定目标 发现自我

校长:《摔跤吧!爸爸》上映火热,从中提取老师的教学思路!

摔跤吧!爸爸

“就是要把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”这是影片中爸爸唯一的信念,就像一句口号响彻了整场电影,所以最终当女儿将沉甸甸的金牌拿到马哈维亚眼前时,他终于对女儿说出了那句一直想想说的话“你是我的骄傲”。

学生的成长是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,而教育恰恰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,老师要努力地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缺陷、领略自我的优势,从而找到真正的自我,锁定奋斗目标。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和优点,给予学生正确的方向和鼓励,指引学生向目标不断奋斗。

五、教学中善于反思

马哈维亚听到屡受挫折的大女儿打来电话,一开始老头子还固执高冷地不愿理,可是在接过听筒,察觉电话对面的女儿已经泣不成声时,马哈维亚终于忍不住流下眼泪,既有对女儿的心疼也有对自己固执地推开和放任女儿的反思。影片里,马哈维亚始终在不断对自己的训练方法进行反思,变换不同的训练方式和技巧,才能使女儿走上最高领奖台。

很多事情形成的过程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和不完美,只有不断的回顾走过的路及时找出漏洞并修补,才能不断丰盈羽翼,飞得更高,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。教师的谆谆教导是一种反思,回顾教学之路也是一种反思,在孩子的成长轨迹上寻迹回顾,也是一种反思,反思的途径千千万,但反思却从不能缺席成功的足迹。

©2014-2017 盛龙教育科技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695号 京ICP备13029607号

010-85173886

9:00-18:00

©2014-2017 盛龙教育科技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695号 京ICP备13029607号盛龙教育传媒

Powered  By  盛龙教育